跳至主要內容

專欄文章Articles

一般內科 高血壓到底該不該吃西藥?

       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,高血壓已是現代常見的病,而高血壓到底該不該吃西藥?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,因為吃與不吃都各有各的後遺症,通常吃降壓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患者中風或心臟肥大,而造成更嚴重的後遺症,之後所付出的人力和醫療成本更為鉅大。
       而中醫的治療效果或輔助的治療效果如何?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第2個問題,中醫作為輔助治療的效果絕對比單用西藥好,若要純用中藥治療,則要在特定的條件下,才能收到不錯的療效。

【高血壓的標準值】
       早期的標準值為收縮壓110~140mmHg,舒張壓70~90mmHg,這是為一般人所熟知的。但在求學期間如果我沒記錯收縮壓下修為126mmHg,這是根據臨床統計而來。換個角度來看,這個數值真的是正確嗎?其實這只是一個參考值,並不是絕對值,通常50歲以前的女生血壓會比男生低,50歲以後血壓則會比男生高。所以血壓的標準不是絕對的。
       本診所曾有一個患者,以其他病來求診,但之前初診大部分都會量血壓,收縮壓高達200mmHg以上,患者並無任何高血壓症狀,也不知自己有高血壓,經治療數週,血壓無任何改變,因怕醫療糾紛,建議轉往西醫治療。另一個例子就是我一個表哥,其收縮壓都高達180mmHg以上,拒吃西藥,最少有10年了,也不曾中風過。

【為什麼會得高血壓?】
       血壓的產生和3個因素有關,第一、就是心臟的輸出功率。第二、就是血管的彈性和周邊的阻力。第三、就是血液的黏稠度。而這些和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,以下的原因會影響上述的三個因素:

1. 平常飲食吃太鹹,內經云:「多食鹹,則脈凝泣而變色」,尤其以外食族為甚,通常吃太鹹,肌肉的紋理會變得僵硬,血管的周邊阻力會變大,所以血壓上升是必然的。
2. 吃太油膩或肉類吃太多,如麵包的奶油,肉燥飯、爌肉飯等的飲食,以致血脂肪過高,血液的黏稠度變大,造成血管內的張力變大而使血壓上升。
3. 身體肥胖,也容易高血壓,因為血液供應不足,造成氧氣和營養缺乏,心臟產生代償作用而造成血壓上升。而肥胖有一部份的人血壓會過低,那是因為心臟無力的關係。
4. 運動過少,也是造成血壓不穩定的因素,血壓有可能偏高也有可能偏低,身體的代謝變差,循環變慢,心臟的功能變差,血管也容易失去彈性,不過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就會顯現出來的。
5. 熬夜會造成陰虛及血虛,容易有心悸的情形,血壓通常也會上升。
6. 過度疲勞則易造成陽虛,陽虛通常血壓會變低,但有一部份的人血壓反而會變高。曾有患者照顧中風的先生,因壓力太大又過度勞累,短短一年就高血壓。
7. 受傷或開刀後,有一部份的人血壓會上升,因為周邊阻力變大的緣故。患者葉○○,左腎破裂切除,之後血壓上升降不下來,此類患者不用吃降壓藥,也不用吃中藥,因為血壓不會降。
8. 喝酒會使心博加快,造成心輸出量增大,容易使血壓上升。
9. 抽菸會造成陰虛,煙的火氣會灼傷陰液,血管的潤滑會比較差,有一部份的人血壓會上升。
10. 情緒控制不好,則氣血上湧,中醫來講為「肝陽上亢」,也容易使血壓上升。

【服西藥後的影響】
       其實服降壓藥也是一種慢性的自殺,血壓雖然下降了,卻有很多的後遺症,人體血壓上升是有其原因在,須找出原因加以治療身體才會改善,若一味的服用降壓藥,則身體的很多器官都會因缺乏營養而慢慢走向衰竭。﹝1﹞
1. 容易得癌症,健保實施15年後,高血壓併同癌症就診率高達94倍及135倍。
2. 降壓藥物造成糖尿病人的腎衰竭率高達5.25倍。
3. 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老人增加49%的死亡率。
4. 容易陽痿,這在臨床很常見,通常都是剛服降壓藥時會來求診,因為吃降壓藥會造成末稍循環不良,性功能自然會減退。
5. 容易引起咳嗽,一部份的降壓藥會造成咳嗽,大約佔10%,所以對於慢性咳嗽的患者,須詢問有無長期服用降壓藥。
6. 全身無力或臟腑機能衰退,因為降壓藥是強制血壓變低,但是血壓上升是有一定原因的,通常是身體缺乏營養的警訊,所以一味降壓臟腑的機能就會衰退。

【不服西藥的影響】
       不服藥物治療,最容易引起兩個問題:
1. 容易中風,這是服降壓藥最主要的因素,因為血壓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後血管就容易破裂,如果破在腦部就是中風,若是嚴重對患者和家屬都是一種折磨。
2. 心臟衰竭,血壓上升久了,心臟受到的壓力也增大,久了心臟就會衰竭無力,心跳就會變慢。

【中醫可以治療嗎?】
       中醫是可以治療高血壓,但要在特定的條件下,而且要遵醫囑,其實若能從生活飲食習慣做調整,長期下來甚至不吃藥血壓也是有可能恢復正常的。
       對於降壓的方劑,中醫首推天麻鉤藤飲,臨床研究天麻有降壓的效果,但這樣的處方適合任何患者嗎?答案顯然是否定的,若一味的使用,小病有時反而會治成大病,因為病有分寒熱虛實的不同,個人在署立彰化醫院當主任時,曾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好一高血壓的患者,因為這是一個虛證的患者,所以中醫的治療要用中醫的方法下去診斷,而不是跟著西醫的病名走,這樣才能收到很好的療效。

高血壓病例一
103年06月10日就診,包○○,53歲,女性,因皮膚癢求診,經檢查為牛皮癬或乾癬一類的症狀,服藥2個月,皮膚癢較改善,仍未完全根治。但多年高血壓,服西藥控制,收縮壓通常140~150mmHg,舒張壓通常90~100mmHg,吃中藥2個月,血壓恢復110/70mmHg左右,因會定期至西醫回診,告訴西醫血壓正常不用再開降壓藥,西醫檢查發現白血球數目過低,建議不宜吃中藥,恐嚇患者說白血球數目太低會有危險,改吃西藥以恢復白血球數目,經服用西藥一個月,白血球數目未改善,血壓又暴增。患者又回過頭找我診治。目前仍治療乾癬,已經無服用高血壓藥。

高血壓病例二
102年05月23日就診,洪○○,79歲7月,女性,高血壓,服西藥控制,已數月,自云之前泌尿道感染至西醫診所治療,經量血壓高達160/110mmHg以上,西醫建議服藥控制,其兒子認為不妥,跑來問我,帶其前來就診,服藥7週血壓已正常。
其實,人生病的時後,因為人體的免疫反應,對氧氣和營養的需求會升高,所以血壓或血糖自然會升高,這時不可冒然服用降壓藥或降血糖藥,否則就會一輩子受西藥控制。

高血壓病例三
      100年09月16日初診,徐○○,女性,57歲,收縮壓介於160~180mmHg之間,舒張壓介於110~130mmHg之間,心臟無力病史,前後斷斷續續治療8個月,收縮壓介於20~130mmHg之間,舒張壓介於60~80mmHg之間,療效非常顯著,西藥已停服。但103年07月09日回診,血壓高達178/105mmHg,因在台中治療效果不佳,患者曾求神問卜,神明指示我是她的貴人,患者專程包計程車從台中回來就診,但之後因路途遙遠未曾再回診,是滿可惜的。之前100年治療是因為在二林做房屋仲介的緣故。
       此患者脈弱,和心臟無力有關,但不是患者的真正病因,若有醫師純用補氣升陽的處方,如補中益氣湯、四逆湯或真武湯之類的處方,患者就準備中風了,為什麼?因為她的病因是因為全身肌肉僵硬,周邊血管阻力上升,久了造成心臟無力而產生高血壓,補氣升陽未舒緩周邊阻力的下場就是中風,所以處方須以桃紅四物湯或芍藥甘草湯為主方少佐強心的藥,一面舒緩緊繃的肌肉,一面增強心肺的功能,治療效果就會顯著。
       此患者脈弱就以內科角度來看,就是脈證相反的脈,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傷科脈,傷科脈法看內科疾病一樣可分兩類:一是氣血的脈;另一是結構脈。症狀和內科一樣,但脈法不同,所以不懂傷科最多你能治的病只有一半,那是騙不了人的。你一定會質疑我說的,很簡單,傷科引起的內科疾病通常處理完傷科的部分,內科的病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,這個患者每次來我都會幫她推腰背,推完血壓就立刻降到120/70mmHg左右,患者有幾次都感動的流下眼淚,此類患者在高血壓患者中也常見,有興趣的醫師臨床試試便知。

【中藥降壓該吃多久?】
       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,如果不是特殊病因所引起的,如感冒、泌尿道感染等,通常最少都須連續服用1年以上,絕對不是短短數月就能立竿見影的,試想你的體質形成可能要10年,你期待吃中藥數月就能改變這種情況嗎?可能嗎?更何況西醫吃降壓藥是要吃一輩子。患者常有一個迷思,只要吃藥生活習慣不想改變,那麼服藥要有療效是不可能的。

【平時保養】
1. 不可吃太鹹,這是最基本的常識,但對很多患者來說卻是很難做到。
2. 肉類少吃,盡量保持多魚少肉,多菜少魚的原則,血液的黏稠度自然不易上升。
3. 適當運動,可以改善循環,促進新陳代謝,對降低血壓也是有很大的幫助。
4. 充足的睡眠,身體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,身體的機能就會改善,對降低血壓也是有幫助的。
5. 赤腳走在泥土路,吸收土氣,對身體的機能也會有改善。不過農地幾乎都噴灑農藥,其間的利害得失也很難拿捏。
6. 常按頸後風池穴,可降低腦內的壓力,可保不容易中風。
7. 盡量少生氣,血壓自然不容易暴衝,中風的機會自然降低,不過「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」,想要改變一個人的脾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。
8. 少喝酒及抽菸。
9. 葡萄柚、柚子、橘子、柳丁等芸香科水果可降壓,但腎功能不良的患者應少食,因為鉀離子較高。

【參考書目】
1.《只用降壓藥,找死--高血壓革命:根源之道》 陳志明 著 顯微鏡文化出版社

PS:三高症的治療,個人的經驗,中醫治療高血脂的療效非常顯著,並不會輸給西醫,但對大部分的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效果就不是很好,可能和患者的飲食控制及缺乏運動有很大關係。
QR Code
地址
彰化縣二林鎮北平里新生路162號
電話
04-8958235
傳真
04-8958234
訪客人數:
Copyright © Chi-W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.